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新市古镇蚕花庙会:原来,清明还能这么过(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今天要分享的是hZ市德清县新市古镇的一种民间习俗:蚕花庙会。这个庙会只在清明时节举办,一年一次。但恕我直言,最初总觉得它……有些“奇怪”。

我所了解到的蚕花庙会,是一场盛大的“古镇嘉年华”:每年清明节前后,新市镇上锣鼓喧天,万人空巷。当地精心挑选最漂亮的“镇花”装扮成蚕花娘娘,坐上花车上向人们手撒“蚕花”,游人多到没有地方下脚,场面极其热闹。那么问题来了——

这么个“雨纷纷、欲断魂”的时节,大家都安安静静地上坟、扫墓,全国各地即便举办再大的祭祀活动,也通常会秉承先祖文化,打造庄重、严肃的氛围,可为什么这新市古镇要把这么个“沉重”的节日办得像过年一样热闹呢?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一步一步地深入了仙潭文化,掉进了新市古镇的“坑”。

原来人家的节日还能这么过,想不到,想不到。

虽然我的“推测”未必准确,但——新市古镇的蚕花庙会之所以在清明节前后举办,大抵是和京杭大运河上(及周边)的一群善男信女有关。

浙江山多,于是寺院就特别多,每个古镇上都有几座庙。在明清时期,每年的清明节到庙里上香是江南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儿——对新市人来说尤为如此。

我们在之前的游记中聊过,这个古镇之所以放弃“仙潭”这么好听的别名而择“新市古镇”之大名沿用至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在1700年前的晋代,有一群“陆市”人的家园涨了洪水,才整体迁徙至此的。他们渴望安稳的新生活,所以给新的家园命名“新市”。

而陆市人迁徙到新市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庙。修庙干什么呢?上香啊。

晋代是佛教传入我国并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现象在魏晋南北朝这些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已经萌芽。民不聊生之下,天灾人祸的,老百姓管你是个什么神,只要能“保佑”我,那我就给你建寺修庙、上香磕头……你想啊,公元308年,那会儿的生产力哪对付得了这旱涝天灾啊,对吧,先活着最重要。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自打新市人越来越多,这洪水就没消停过。但好在新市人杰地灵,各种状元进士、高官显贵、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其中就有一个叫朱泗的人,他带着新市百姓,花了10数年时间,手把手上演了一出“新市版大禹治水”,愣是挖通了西河口到京杭大运河的渠道。

哦豁,新市和官塘打通了,这就相当于修了一条从家门口直达杭州的水路“高铁”呀,何止拿下了“国泰民安”,简直奔着“繁荣昌盛”就去了呀。

你还别说,所谓“山旺人丁水旺财”,把水捋顺了,市面就大了,历史就厚了,文化就久远了。就像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孕育了古代巴比伦,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水路一通,钱银滚滚——从此,这新市古镇上的人口越聚越多。人们抱水而居,当然,也不会忘“本”。

古人表达对“初心”的缅怀之情,通常是报以各类的祭祀活动。所以祭拜治水英雄是新市每年清明节的重要仪式,其意义大致与我国东南沿海祭拜“妈祖”的习惯类似。

同时,新市古镇作为“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家家户户都养蚕植桑,而清明节前后又是蚕种繁育的重要时期,春蚕是新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是有关“蚕”的祭祀活动便应运而生。久而久之,蚕业比重增大,祭水和祭蚕就糅到一块儿去了。

在春季“祈蚕”仪式上,女人们手捧香烛虔诚敬上,孩子们只当是踏青,男人们则挑担摆摊贩卖起蚕业周边、承担养家糊口的重责……久而久之,新市镇过清明的“花样”越来越多。

唱戏的、歌舞的、杂耍的,好吃的好玩儿的……真的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新市的这一份热闹会持续一月,直到谷雨方休,就像北方人过年,“从初一到十五,十五过了再十五”——

仿佛新市镇人的“一年之计”是从清明时节才正式开始。

之后,新市的水路交通越来越便利,京杭大运河上来往的香客越来越多,新市民间自发的上香祈福者也越来越多。紧接着,河岸周边的商贩蜂拥而至……这一番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新市出现了火热的“香市”(记住这两个字,后面要考),那么新市的桑蚕贸易随着香市的壮大而迅速崛起。

其实不仅新市古镇,京杭大运河沿岸有成百上千的古镇都因为善男信女的频繁往来而衍生出了诸多特色产业和民间老字号铺子。甚至后来,祭拜某位“神仙”的民风民俗已经逐渐没落,但是“祭品”还在供应,歌舞还在流行,传统还在延续……

譬如在此前的游记中我曾提到的“塘栖蜜饯”,就是被香们客“吃”出来的名特产——

得益于“京杭大运河南大门”的优势,新市古镇的“叔伯亲戚”——余杭塘栖古镇的水北街夜市在明清时期一度热闹非凡,而比夜市更热闹的就是这“香市”。每逢清明节前后,隔壁苏州、湖州、嘉兴等地的大批香客会沿着水路去杭州灵隐寺进香——塘栖是必经之路。

人们发现,这些善男信女除了上香,也很喜欢水北街上的零食和甜食。于是每当清明前后,塘栖码头自凌晨起便是一片灯火辉煌。镇上到处可见提着汽油灯、挽着篮子、担着货架的蜜饯小贩和伙计。此后数百年,蜜饯在塘栖市面常盛不衰。直至今日,“塘栖蜜饯”依然是塘栖镇乃至hZ市鼎鼎大名的“百年小吃”之代表品。

无独有偶。

这一时期,新市古镇也衍生出了众多的老字号、历史遗迹、百年文化和久远的传承,甚至一度跃升为运河之上的“江南最大码头”(之一)。这是新市古镇最为辉煌的年代,从宋朝到明清,每逢香市,一个大型的集市便会在新市沿岸拉开帷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